生活中有些高危时刻,稍不留神就可能酿成悲剧。今天就给大家总结一下8个猝死高发时刻,平时一定要注意!
1.大量饮酒时
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饭桌上喝点酒确实能拉近关系、活跃气氛,而喝多了却非常危险。
酒精会使交感神经兴奋,让血压升高、心跳加速、心肌耗氧量增加,极易诱发心绞痛、心梗。
烟不离酒,喝酒往往伴随抽烟。一氧化碳、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导致冠脉痉挛。如果原本心脏就不太好,又大量吸烟、喝酒,极有可能引发意外。
因酗酒而导致的悲剧数不胜数,酒桌上千万别过量!
2.吃太饱时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饮食往往不规律,饥一顿饱一顿,暴饮暴食更是常态。冠心病患者吃太饱,大量血液会流向胃肠“支援”消化,容易造成心肌缺血。
大量摄入脂肪会造成胰腺导管收缩,诱发急性胰腺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会产生心肌抑制因子,造成心脏骤停,极为凶险。
平时规律饮食,吃七八分饱即可,千万别为口腹之欲致自己于危险境地。
3.上厕所时
如厕时屏气用力,会导致血压骤然升高、心脏耗氧量增加,对本就有心血管疾病的人而言非常危险。
屏气时主动脉内外膜受力不均匀,容易导致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一旦破裂,病人将迅速因大出血而死亡。
中老年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厕时应尽量使用坐便器,少用蹲厕。
4.生气时
“气死人”不是说着玩的,临床上,因吵架、愤怒引发的急症特别多。
情绪激动时,血压升高、交感神经兴奋,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还会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都可导致猝死。
数据显示,当人处于愤怒情绪时,心脏病发作风险是平时的4.7倍,脑卒中发作风险是平时的3.6倍。
心平气和才是健康之道,除了少生气,生活中还应该避免过喜、过悲、惊吓等所有剧烈的情绪波动。
5.久坐后
对打工人来说,每天坐8小时是标配,遇到“福报型”公司,每天12小时也是常态。
久坐者下肢长时间不动,静脉血液回流不畅,容易形成血栓。久坐后动作稍大一些,就可能使血栓脱落,血栓游离到肺部,很可能造成肺栓塞。
中老年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血管韧性较差,久坐后猛然牵拉,还可能“撕裂”血管,诱发主动脉夹层等严重后果。如抢救不及时,死亡率可高达30%-40%。
6.熬夜时
白天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便只能在夜里煲剧、打游戏来补偿自己、放松身心,这便是“报复性熬夜”。
长期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与平均睡眠7-8小时的人相比,中风风险增加了4.5倍。
长期熬夜,不仅削弱人体免疫力,还会造成心肌疲劳、心律失常。当身体时刻处于应激状态时,血压会升高,血管收缩异常,容易引发心源性猝死。
朋友们,还熬个什么夜,趁早洗洗睡吧!
7.剧烈运动时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当却很容易出意外。
运动性猝死的高发时刻为早晨。早晨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转化时期,人体处于血压晨峰时段,很容易出现心脑血管意外。
夏季高温是运动性猝死的一大诱因。随着气温增高,全身血管随之扩张,血流加快,血流量增大,心脏为了加快新陈代谢,会超负荷工作,增加了诱发心源性猝死的概率。
当然,也不要因噎废食。研究显示,缺乏运动发生猝死的概率是规律运动的50倍以上。
规律而科学的运动非常有必要,运动要量力而行,身体不好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
8.冷热交替时
寒冷会使血压升高、血管剧烈收缩,导致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心梗、脑梗等。
所以,夏天一定不要用冷水冲澡,不要大量喝冷饮,不要频繁进出空调房。
8个猝死高发时刻
大家都get到了吗?
数据显示
约80%的猝死是心源性猝死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
临时救心,步步惊心
平时保心,全家安心
保心护心重在平时
希望大家关注心血管健康
珍爱生命,远离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