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月5日晚
知名时尚博主“雅鲁藏布江的女人”
在北京飞往上海的飞机上因心脏骤停不幸离世
年仅27岁
2021年1月2日
饰演《巴啦啦小魔仙》中“美琪”
一角的25岁女孩孙侨潞
在跨年夜因心梗猝死
2020年12月29日凌晨1:30
拼多多员工张某霏下班路上突然晕厥
后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年仅23岁
2020年12月21日
43岁的饿了么骑手韩某伟在送餐途中倒地死亡
公安局经现场勘察和尸体检验
得出猝死的结论
……
猝死事件频发,年龄也越来越小
让人不由深思其中的原因
什么是猝死?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猝死的定义是
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
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
猝死原因比较复杂
但大部分都与心血管疾病有关
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近期发布的
《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显示
中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
2019年我国疾病死亡总人数约1065万
其中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约458万人
占死亡总人数的43%
堪称国民健康第一杀手
心血管疾病高发和高死亡背后
意味着猝死离我们并不遥远
《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公布数据显示
我国每年会发生54.4万例心源性猝死
大约每分钟就有1人猝死
年轻人的猝死
一般来说心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
都与年龄关系密切
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攀升
但近年来年轻人猝死占比急剧增长
为什么身强力壮“健健康康”的年轻人
会突然猝死呢
因为只是表面看起来“健康”
很多猝死的中青年实际上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
但平时没有症状,自然也就没有干预治疗
一旦遇到过度劳累、应激刺激等
就会导致猝死悲剧
疲劳的年轻人
《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显示
2020年除去工作和睡觉
国人每天休闲时间仅为2.42小时
比2018年少25分钟
世卫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研究认为
工作时间超过一周55小时
中风和缺血性心脏病的几率会大幅上升
而它们都是常见的猝死风险因素
现代社会生活压力大
很多人长期处于睡眠不足状态
调查显示我国约八成白领处于过度疲劳状态
慢性疲劳应激是中青年冠心病患者
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重要诱因
在心源性猝死案例中占 65%~80%
除了过度疲劳
还有哪些原因会导致猝死呢
疏忽大意
老年人由于基础疾病的病程长
在反复发病过程中身体会形成耐受或代偿
而年轻人一旦发生心源性疾病
由于身体没有代偿保护机制
而且意识上容易疏忽大意
即便出现些许不适症状
也觉得自己年纪轻轻不会出事
同时缺乏较为专业的应对经验
非常容易导致猝死
因此比老年人发病更为凶险
不良生活习惯
年轻人往往不够自律
抽烟喝酒、爱吃垃圾食品、久坐不动、经常熬夜等
都是常态
这里要特别说一下肥胖问题
当代年轻人经常自诩“佛系青年”
可多数情况下除了身材像佛爷
其他的一点都不沾边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
我国50%的成年人存在超重和肥胖问题
6~17岁的儿童青少年中近20%的体重超标
肥胖会使心脏负荷加重
极易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
特别是腹型肥胖
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
(腹型肥胖:男性腰围≥ 90 cm
女性腰围 ≥ 85 cm)
久坐不动、经常熬夜、高钠高脂高糖饮食
……
每一次放纵都在猝死的道路上更进一步
三高
很多常见的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
都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数据显示
我国高血压患者已高达2.45亿
“三高”患者人数增长迅猛
且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当代年轻人生活压力巨大
年纪轻轻就背上房贷车贷
即便明知“996 ICU”
也只能不管不顾咬牙坚持
久而久之身体到了临界点
就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透支健康是有代价的
别以为年纪轻轻“三高”就找不上你
毛主席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希望更多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平时多多养心护心
珍爱生命,远离猝死